夏冬林,從教29年,《會計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財政部科研項目;在《會計研究》、《管理世界》等重點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代表性論文及著作:《論國際會計協調化》、《會計管理中的行為科學——兼論會計是管理科學》、《初探“穩健主義”》等。
入選會計名家培養工程,獲資助后擬開展的項目:財務會計:基于價值還是基于交易。
夏冬林:受托責任、決策有用性與投資者保護
——“MPAcc會計名家公益大講堂”首場講座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講
2014年11月14日,“MPAcc會計名家公益大講堂”首場講座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財政部“會計名家培養工程” 首期入選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夏冬林教授和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王化成教授作為主講人參加本次活動。
“MPAcc會計名家公益大講堂” 是中國會計學會、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聯合發起的全國性公益活動,旨在搭建促進MPAcc師生跨院校交流的平臺。財政部“會計名家培養工程”入選者以公益講座的形式,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向全社會傳達會計研究的前沿動態,為MPAcc學員提供更多接觸會計知名學者的機會,引導高等院校提供高質量的會計教育。本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承辦。120余位在京高校師生、實務界代表和媒體記者聆聽了首場講座。
夏冬林教授的講座題目是“受托責任、決策有用性與投資者保護”,這一主題直面“會計究竟是什么”這個會計根本性問題,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理論分析視角,展示了會計名家深厚的學術積累,給與會者以強烈的理論沖擊。夏冬林教授從楊紀琬教授、閻達五教授提出“會計管理”這一概念談起,考證“受托責任”這一概念的含義,暢談1494年盧卡·帕喬利的《簿記論》出版以來的數百年間的會計理論的歷史流變,闡釋了“會計目標”概念內涵的演化,旗幟鮮明地提出以企業管理層為會計信息的首要使用者的理論主張。這就意味著,會計信息不僅滿足于為證券投資者提供決策參考,而是還要先行滿足管理層的決策需要,顯然,歷史成本會計是不可替代的。基于上述理念,夏冬林教授提出了著力加強投資者保護的若干政策建議。